煤炭0天过对俄渡期罗斯禁运将在结束后生效欧盟
当地时间8日,过渡期欧盟正式批准通过第五轮对俄制裁措施,欧盟包括备受关注的对俄煤炭禁令。这是煤炭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欧盟首次针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禁运将天结束据了解,后生欧盟对俄罗斯的过渡期煤炭禁运将在120天“过渡期”结束后生效,也就是欧盟自今年8月起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
德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对俄话报道,欧盟委员会最初提出,煤炭给成员国90天时间逐步减少直至停止俄煤炭进口,禁运将天结束但在德国等国要求下延长至120天。后生
欧盟决定制裁俄罗斯煤炭后,过渡期欧洲煤炭期货价格应声上涨,欧盟从每吨约255美元上涨至290美元。对俄有分析指出,对俄煤炭禁运意味着欧洲人将面对电价上涨。
面对欧盟的新一轮制裁,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和俄罗斯能源部长舒利吉诺夫8日都表示,欧盟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之后,俄罗斯将为煤炭出口寻找其他替代市场。
与此同时,很多欧洲买家也提早计划转向其他国家购买煤炭。不过,据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美国最大煤炭出口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表示,美国无法扩大煤炭产能,来填补欧盟未来因制裁俄罗斯产生的需求缺口。报道同时指出,为替代俄罗斯煤炭,还有部分欧洲买家开始接触印尼和澳大利亚这两个煤炭出口大国,但这两个国家同样因疫情和洪灾等原因产能有限。
数据显示,俄罗斯煤炭出口量占全球15%左右,是煤炭第三大供应国。煤炭出口仅占俄罗斯出口贸易额的3.5%。俄出口的煤炭中,四分之一运往欧盟。而欧盟每年进口的煤炭中45%来自俄罗斯,总值约40亿欧元。
在威胁对俄实施能源制裁多日之后,欧盟最终选择从煤炭“下手”。美联社认为,这是因为与天然气和石油相比,煤炭是欧盟最容易切断的俄欧能源贸易。欧盟每天向俄罗斯支付2000万美元购买煤炭,8.5亿美元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华尔街日报》称,尽管欧盟在减少进口俄能源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但未能就将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纳入制裁范围达成一致。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最大规模的商贸往来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交易。欧盟所需天然气的40%从俄罗斯进口,25%的石油来自俄罗斯。据欧盟统计局4月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今年3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7.5%,远高于2月的5.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4.7%,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
(责任编辑:娱乐)
-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德国天然气消耗量必须减少20%才能保证安全过冬当地时间7月23日,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穆勒警告称,德国的天然气消耗量必须减少20%,才能确保今年在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度过 ...[详细]
-
2024年4月16日,纽约独立系统运营商NYISO)正式启动了美国首个分布式能源聚合商入市计划,此举标志着小型光伏、户用储能以及电动汽车等配网侧负荷资源正式纳入批发电力市场范畴。此前,在2020年9月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人民日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今年前7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增发国债安排的水利项目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光明日报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张翼)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16.45万亿元 ...[详细]
-
当地时间3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欧盟反垄断调查机构决定终止对卡塔尔能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称并无证据表明该公司有反竞争行为。欧盟反垄断调查机构于2018年对卡塔尔能源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质疑该 ...[详细]
-
摘要:4月1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介绍2025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当前“菜篮子”产品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稳定。 ...[详细]
-
近年来,全球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开始降低化石燃料投融资占比。筹备近两年的非洲能源银行,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张”。它将为非洲能源结构重塑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最大程度推动非洲经济可持续增长 ...[详细]
-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已宣布拨款7100万美元,用于支持本土太阳能硅片和电池制造的发展。这笔资金将覆盖共计18个不同的项目,旨在弥补国内太阳能制造供应链的短板,并助力太阳能技术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详细]
-
国际能源署7月5日发布的天然气市场最新季度报告显示,由于价格飙升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可能进一步减少供应,今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之后数年会缓慢增加。报告说,今年全球天然气使用量预期较2021年水平缩 ...[详细]
-
工信部: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创造“中国速度”,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快讯
摘要:今年春节以来,国产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让欧美国家感受到了中国AI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其掀起的技术革新浪潮,也正向千行百业席卷而来。 ...[详细]